寻夫记无弹窗 第一卷 我要找到你 第五章 我要挣钱 第九节 喜洋洋粥品店
第三天,来应聘厨子的有四个人,现在我们进行面试:第一个问题:“为何来应聘我们的厨子?”
甲:你们是新开的店,给的工钱应该会比较高。
乙:我娘说我只会吃,我很生气,所以我来做给所有人看。
丙:我爹说,这店刚关,又新开,肯定有内幕,让我来打探打探。
丁:我也不知道,是我老伴让我来试试的。
第二个问题:“你会做些什么?”
甲:朗月楼能做的菜我都会。
乙:我最拿手的是做大饼。
丙:让我回去先问问我爹行不行?
丁:我,只会煮粥。
第三个问题:“家里除了你还有些什么人?”
甲:三个儿子二个女儿,二个老婆。
乙:我娘。
丙:我爹,我娘,我媳妇。
丁:还有一个老伴。
十分钟面试结束,我决定录用丁。遭到蒋福贵强烈反对,“你眼花了?这是个老头,只会煮粥!”
我写到:我们就开个粥店。
他一愣神,拧了拧眉毛,“你要想想好,六百两银子开粥店?”
我坚定地点点头。
然后问了一下丁的个有情况:姓曹,男,五十六岁,膝下无子女。和老伴相依为命,住在离这不远的贫民区。
第四天,老曹来上工了,还应我的要求带了老伴。
那也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面黄肌瘦,但两人穿得都很整洁。进门时,老太太东张西望,差点绊倒,正掺着她的老曹赶紧扶住。满脸担忧,伸手抚了抚她的背,却没有一句责备。
那种相濡以默的合谐,满脸的知足和感激,真让人羡慕。
不由想想和飞去爬华山:他背着所有的物品,连拉带拖地将帮我爬到山顶。可惜由于我爬得实在太慢,等到山顶时,太阳已上中天,根本没有看到飞期盼已久的rì出。但他一句怨言也没有,只是坐在山顶帮我揉酸痛的腿……
甩甩头,强行将jīng力投入工作中。
我对老曹煮的粥进行改良翻新,一下子将品种扩大到十二种,并且为了保证每种粥的质量和上台速度,我们研究出一种方便实用的方法:每天煮一大锅粥,十二个品种完全靠事先准备好的配料来现制(即新鲜又不会浪费)。然后我把略知一二的“葱油饼”“南瓜饼”“罗卜丝饼”三道点心的制作方法写下,由捡丫读,让他们学——二个老人不识字。
还缺个账房和跑堂,蒋福贵请柳叶的弟弟为我们推荐了一个叫“安升”的小伙子,他读过点书,人也老实可靠,深得我们喜爱。
然后开始改一下店里的布局:每三个方桌连在一起,辅上最便宜的麻制印花粗布(耐脏耐用),桌上不放筷子和任何调味料(节俭且卫生),只摆放着曹老太(老曹的老伴)自制的绢花(温馨大方),桌边全是长条凳,有点像大食堂。这个改变已让人耳目一新,让蒋福`贵对我开始信任有嘉。
最后试营业一天,门口贴了“免费品尝”的字样,店差点被挤破。
我们的粥品几大特sè:花样品种繁多,点好即上,长型大桌气氛极好,这种形式一下子吸引了大量的顾客。
然后又进行了些调整:早上不开门迎客,但我们卖早点;中午可向周围的店辅送外卖(为此允许他们视情况再请个临工);每天最多只卖三百份粥(主要是为了使我们的粥能够“奇货可居”;另外考虑到我们店的能力,为了保证品质,每天的量不易过多;最后还是考虑到老曹年纪大,工作量太大会伤害他的身体)。所有早点、粥和点心都是10钱一份。
那三道点心非常受欢迎,但我只会这三种。最后要求蒋福贵父女、老曹夫妇、安升每人想一个点心出来,凑了八样出来。
正式营业。生意比想象中的还要好:第一天早点100份、粥300份、点心200份全卖完。
接下去竟然整整一个月都是如此,除去人工、原料、房租、保护费什么的,净赚100两,已赶上阿晓经营的“喜洋洋酒楼”旺季时的营业额。这样的话半年不到即可全部收回投资。
为了保证大众的口胃不会吃烦了这十二种粥品,我们又齐心协力研制出二十个新品种,但为了始终保持花样的不断翻新,我要求老曹以后每隔十天,才根据顾客要求换上二个新品种。
根据这一个月的实际情况,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xìng,我让老曹当店长,安升作掌柜,给每人做了几身衣裳,赶巧碰上曹老太生rì,我还送了几身衣裳当礼物。
这叫情感投资,以前公司老板就喜欢开个生rì聚会、探病送礼什么的,弄得全公司上上下下都拼了老命地为他干活。工资少得可怜,但也无人报怨。
后来同事们称之为情感投资。比加薪什么的有用多了!还不用交税。
这回就用这招,以后在我四处游历的rì子,这里就得靠他们几位“元老”帮我挣钱,不把人心买到手,我怎么安心离开呢?
随后让蒋福贵往柳叶弟弟处塞了一百两银子,请他有空时常来捧个场(其实是希望找个牢靠的人帮我照看一下店,遇上个什么事也可以帮忙处理一下,没找苏大小姐是因为总觉得太过jīng明的女人很可怕,少招惹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