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全本小说网 全本玄幻 全本武侠 全本都市 全本历史 全本侦探 全本网游 全本科幻 全本恐怖 全本散文 其它小说 全部小说
小说排行榜 > 全本玄幻魔法 > 大明之崛起1646全文阅读
大明之崛起1646TXT全集下载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无弹窗 正文 第七百六十七章 绝北患

    不过忠心归忠心,这些朝臣的观念却已经有些陈旧了。

    朱琳渼遂摆手道:“张部堂所言也不无道理,但是你是否想过,随着军器不断良,所谓天险和高墙坚城对国都安稳还能起到多大作用?”

    他作为后世之人,自然比谁都清楚,不用飞机统治战场的时代,只消后膛炮普及,想依靠城池就防住敌人入侵就已成为笑话。

    他接道:“往后大明的国策之一便是大力发展海上贸易,故而朝廷必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造战船。只要有强大的水师,南京周围纵横交错的水路便不是隐患,而是我们御敌的最好屏障。”

    一众朝臣思路还有些跟不上来,正努力“消化”他的意思,便闻天子又道:“此外,国都必然人口众多,且要驻扎大量卫戍军队,而北并非大明产粮之地,故不得不大费周折从南运粮北上,人力、物力所耗极糜。

    “定都南京,每年光是省下运粮的银子就在数十万两。

    “加上北京紫禁城被建虏窃掠一空,并遭焚毁。若只用北京做陪都,还可省下修缮宫禁的银子,又是几百万两之巨。”

    朱琳渼环视一周,“如此,诸卿以为还应迁都顺天府吗?”

    他一番话得在场官员们开始不住点头。尤其是商部的人,他们非常清楚定都南的商业价值,光是海上贸易一项,便要比北便利数倍,当即更是挑指赞叹。

    只有余新与兵部几位大员相互低语几句,上前谨慎道:“陛下,我华夏自古以来倾国之危均源自北鞑虏。彼游牧塞外,逐水草而居,但凡稍遇天灾便无以自持,必南下掠我边民,侵我土地。或其风调雨顺,实力壮大,亦思占我中原,仍要举兵来犯。

    “故而北边警千年不绝,崇祯朝时因闯寇之乱,更是被虏所趁,铁骑破关而入,若非陛下盖世之威,大明社稷险些覆与贼手。

    “是以先成祖皇帝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旨,迁都北上,正是为了以国都之利,就近拒虏贼于外,镇大明江山无虞。”

    他用力一拱手,认真道:“陛下,如今虏虽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且有鞑靼、瓦剌时刻虎视眈眈。末将以为,为大明安危计,仍以北京为都,乃是上上之选。”

    “哈哈,”朱琳渼见大部分武将,包括张家玉在内都附和余新的意见不禁笑而摇头,“创之,我大明以天子居北守国门数百年,且看结果如何?国门守住了吗?”

    余新一滞,忙道:“这……乃因国出奸佞,朝政又有不妥之处,才……”

    朱琳渼打断他道:“北患数百年不绝,土木堡之后,蒙元几乎年年犯边,其后建虏坐大,更是占我两京!这明什么?”

    他望向余新等人,肃然道:“明靠守是绝对守不住的!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北面边军年年饷银数百万两,却守得处处破绽,解决问题了吗?没有!

    “想要一劳永逸平息边患,只有一个办法!”

    他凝神北望,声音骤然提高,“效汉武!聚雄师北上,以迅雷之势荡平鞑虏,永绝后患,始得万世太平!”

    这次没等余新什么,张沧海先赶紧站了出来,“臣启陛下,出塞用兵,所费极巨,以永乐年国力之盛,亦无法久持。后万历年间,更因遣大军北出剿贼,至使府库空虚,军饷不济,渐难敌虏。

    “眼下我朝先遭寇祸,又临虏灾,正举国百废待兴之际,财力拮据,更是难支大军在关外征讨。还望陛下明察。”

    张家玉也接道:“陛下,塞外之民,携牲畜游牧,惯无城池要地,我大军即去,彼见不敌则退,待我军还师,其又随后而来,几无损失,却空耗我粮饷。

    “是以成祖五次北伐,却始终未能伤鞑虏之筋骨,塞外始终为其所据,稍加时日便又恢复元气,却极难尽灭之……”

    朱琳渼先望向张沧海道:“张部堂可知为何在关外用兵花费极大?”又转问张家玉,“元子可想过,鞑虏为何屡剿不灭?”

    他未等两人出声,便自问自答道:“你们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粮草辎重。

    “盖因关外距我产粮之地相去极远,草原上又无道路,极难通行,前一名战兵,身后便须十人为其运送粮草辎重!

    “故而南二两银一石的粮米,运到关外的花费却要二十两不止!更遑论车马军器、大炮火药等物。如此耗费,足以让永乐朝退却,将万历朝拖垮。

    “而粮米难以为继,便令我大军无法在塞外久驻,才有了元子所的鞑虏见我军来便退,我军去便还的局面。

    “然而牧民虽更适草原生活,但若为避我军而迁去水草稀疏之地,其牛羊亦难以繁殖,日久则坐吃山空。不用多,只要两三万锐能在草原各要地钉上三年,北患永绝!”

    张沧海疑惑道:“陛下才也了,关外粮草辎重耗费极大,以我朝如今的财力,断无法坚持三年……实则以臣估算,三个月都颇为困难。”

    朱琳渼似早等着他问这一句,当即微笑道:“粮草辎重耗费,九成都在途中运送之上。

    “而今我朝却有运输利器——木轨道,诸卿怕是都忘了吧?

    “我已决定,修建两条木轨主干道。一条往北向,由北京起,过天津直通沈阳卫。另一条仍由北京起,经三娘子城、河套达扎木图。”

    沈阳便是满清的老家盛京,而三娘子城则是后世的呼和浩特。

    至于河套就更不用了,自古以来塞外的兵家必争之地,通向西北的大门,还是产马之地。

    扎木图已经深入蒙古腹地,更是连接漠北蒙古的道路。

    这两条木轨道都是后世的铁路干线,地势面肯定已经过后世的专家反复测量过,修筑木轨应当没有问题。

    “木轨道的运送能力十数倍于普通车马,且对马匹、人力消耗极,速度和载货量都远超以往。若这两条木轨修通,往塞外输粮将易如反掌,甚至沿轨道线设立营寨,长期派兵驻守都不是问题。”
(快捷键←)[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快捷键→)
大家同时在看:龙血战神 黑道特种兵 傲世九重天 武动乾坤 遮天 绝品邪少 生肖守护神 完美世界 我的贴身校花 绝世唐门 大主宰 莽荒纪 我欲封天 校花的贴身高手 星战风暴 武极天下 校园绝品狂徒 亿万老婆买一送一
本书转载于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喜欢小说大明之崛起1646全文阅读,记得收藏本书。 卓越全本小说网 https://www.bxu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