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无弹窗 正文 第471章 宗室的手笔
封建王朝质是人治。提倡法治也是为了更好的人治。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所以不管朱寿出于什么目的,严厉处理辽走私案的态度,让辽、乃至九边等地的武官心存不忿。辽是为大明做过大贡献的地区。
但在历史的滚滚巨轮下,大明已经开始倒退,辽又算得了什么?
15年,也就是弘治十三年,欧洲人视为历史的转折点。艺复兴、宗教改革、航海大发现等等因素,让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开始崛起。而大明上下,还在心惊胆战地堤防鞑靼人。逐渐错失了领先世界的优势。
后世之人无不扼腕叹息。如果强大的明朝也能参与争夺海上霸主,那么近代史会如何书写?
朱寿也想知道。他在后世的时候,一心只想着赚钱发财。来到明朝,是屁股下的位置,让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改变。在其位谋其职!
刚开始,朱寿为了对付鞑靼,对军队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组建远征军,也是这种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大明军队需要一支标杆。
远征军的普通兵卒,来自和鞑靼有血海深仇的大同、宣府将校等武官,除了九边抽调的骨干,还有他不择手段拉进来的勋贵子弟取消了让武将觉得羞辱的太监、官监军,用宪兵队代替。花费巨大的财物,给远征军装备先进火器和军备。远征军几场胜仗,逐渐打出了大明军队的士气。
他对官下了手,深怕武官兔死狐悲。所以,这期间的不痛不痒的九边军改,只是为了蒙蔽众武将而已。
就算是他认为不痛不痒的军改措施,竟然激起九边部分武官的刺杀行为。
那一次,他是真的怒了!从那一天开始,他便下定决心整改大明军队!
辽只是一个突破口,军校招生则是暗藏的杀招。
为什么辽走私案会成如此巨大的规模?为什么少数武官能组织人的队伍刺杀他?为什么官对武官防范严谨?就是因为武官世袭、家族垄断军队的弊端!
估计官那群老狐狸看出他的打算,在军校招生上一点儿绊子都没使。
勋贵们也不是傻的。可他在辽的一顿杀威棒,打的他们同样戚戚然。
给了辽大棒,当然也要给点枣子安抚人心。不然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
只是朱寿面临一个大难题,他没钱了。
不少赚钱的作坊分给了皇家商行填了朝廷不少的窟窿便宜老爹意外的退位,让他拿出巨资建造圆明园哄爹。
官职、爵位又是绝对不能轻易许诺的。
他把主意打到大明最有钱的一帮人身上。
大明的宗室贫富差距巨大。穷的比普通老百姓还不如。有钱的,是真的富得流油。因为宗室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让他有九成的把握能掌控好这股势力。
朱家人的血液里隐藏着疯狂的基因,又有永乐帝这个成功的例子在,对权利渴求的藩王不会在少数。身为多年的金融工作者,朱寿深知一条真理:有**的人容易被掌控。
只是,这次宗室的手笔,连他都惊到了。
粮食1万石。这个数字不多。宗室们的土地、收成在朱寿的把控之下,他们手里头的粮食不会有很多。
一万二千户流民到辽落户,人数在五万上下。大明的流民基数非常大。光逃到郧阳一地的流民就有百万人口之巨。宗室各藩王、郡王府每家交出一百多户隐匿的流民,也不是很难。
金子一千斤,银子五千斤?!
“确定是斤,而不是两?誊写清单的长吏没写错?”朱寿万分诧异。
哈伦告鲁的金矿挖了两年,加起来也没5斤吧?
负责接待晋王府长吏的刘孝指天发誓:“绝对是斤。我特意问询西厂,西厂四川分部正在把蜀王府的库银往辽运送。”
明朝藩王唯蜀府最富。后世张献忠江口沉银的财富,一大半来自蜀王府。不可能都是蜀王一人所出,但蜀王这次的确下了大血。
朱寿摸摸下巴,宗室这次大的出乎他的意料。专门给宗室下套的他,也没想到会刮出宗室这么多油水。
宗室们想要的恐怕更多,区区一个卫生部部长的官职不值这个价。
“晋王府长吏在哪?让他,不!朕去见他。”朱寿笑道。
刘孝瞪大双眼:“就算晋王爷亲至,也没有陛下去见的道理!”
“你若是能送朕1斤银子,朕也会把你捧为座上宾。”朱寿大笑着赶回辽都司。
刘孝追在身后问:“陛下,能拨一部分给药厂当启动金吗?”
刘孝郁闷地想:现在连内承运库都拿不出1斤银子。内承运库没钱,让他怎么建药厂!光药厂的地皮就要不少。陛下连给太上皇修园子的地,都是花真金白银买回来的。他敢强取豪夺嘛!
朱寿没回答他,回答他的是辽都司陪同的都指挥佥事。
人高马大的都指挥佥事把拳头捏得啪啪作响:“这位公公,王爷们可是了,这些金银是给辽休养生息的。”
“辽才多少人。这么多金银怎么用的掉!你们走私了十几年,加起来有1斤银子?”刘孝自持药厂厂长的身份,丝毫不惧正三品的武官。刘瑾当年可是威风凛凛,连阁老们都要卖他几分面子。
都指挥佥事铜铃般的双目一瞪,声音如雷,凶神恶煞地问,“你什么?有胆你再一遍?”
刘孝双腿不自觉地打摆子。他有贼心,奈何没贼胆。
陪同的王守仁呵呵一笑:“刘公公是对陛下查办走私案有其它看法吗?辽官员与草原走私十几年,赚的金子加起来不止1斤,银子又算的什么!因为走私金额过于巨大,陛下才下狠心整治的。”
中书舍人刘鈗补上一句:“陛下查办了走私官员,可没搜出多少金银。陛下大气,不想把事情闹大,不予追究了。根据查获的账册统计,走私的银子加起来绝对超过1斤。”
都指挥佥事哼了声,一挥马鞭追赶远去的新皇。
王守仁把马停在刘孝身旁提醒:“不管如何,辽军战功赫赫。陛下为了辽,也是费尽了心思。公公可别给陛下添乱子。”
威胁刘孝的人一走,刘孝的腰杆子又挺起来了。“陛下是脾气太好,哪犯得着处处忍让辽。”
“陛下的脾气可不好。”刘鈗声嘀咕。
忍让辽的前提,是把几乎所有的辽武官送去铸币厂当苦力。陛下渗透到辽的势力不知凡几。辽出了瘟疫死了近五万人,一点乱子都没出。就问辽人怕不怕!
王守仁一脸担忧:“在利益丰厚的前提下,陛下不但脾气好,还非常好话。我担心陛下会同意宗室提出的要求。”
“那可是金子1斤,银子5斤。是斤,斤!陛下经常告诫我等,做生意要讲究信誉。陛下收下宗室的礼,一定会答应他们的要求。”刘孝不假思索回道。
“……”
“驾”王守仁追了上去。
如欲取之,必先予之。宗室,所图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