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地无师无弹窗 正文 101
“那倒不是!”天涯手腕一斜,运足十分力道,一道剑光飒向练功柱,“只要好好努力,寻对方法,一定可以有进步的!”话音未落,却听得沉闷数声,练功柱竟应声倒地!“……几年没换的练功柱,竟是被你给砍倒了!”阿苗眨巴着眼睛跳进练武场。她望着天涯,眼里满是讶异,“你怎么——变得那么厉害呀!”阿苗几乎是跳了起来,兴奋不已。
天涯一个收身,转头细细端详着自己的剑,“师父曾说,当我砍断这柱子的时候,便是真正能驾驭四法青云的时候了!”天涯表面虽是平静,眼里却有着抑制不住的欣喜,“……对了,我要去告诉流朱!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四法青云,是天涯手里正操拿着的宝剑。天涯曾配于身的游龙剑,早已被他收进了剑匣里。
游龙剑再好,也只是凡物。初入门派时,一把游龙倒是顺手称心。而四法青云,则是人间不可多得的宝物,利可削铁断泥,柔可分水于两界。天涯记得师父说过,不光人选武器,有灵性的武器,也是要选人的。这把四法青云,终究是靠师父钦点,而天涯也是在武力精进后才可勉力驾驭。而这次,将这练功柱一剑而倒,也是体内的真气同剑气转化自如的结果。天涯收心后,一练四五年,功力深厚至此,在门派众弟子中,也是难得。
天涯这几年间功夫虽大有长进,他却依旧不敢擅入国境。毕竟,如师父所言,“国境不太平”,他当初那身拙脚功夫,也实在是吃了苦头。因而去普陀的念头,此番倒是第一回。脱不离,是当年流朱那句“等你武功精进,我便教你救人的本事”引来的。
但机缘巧合,他却见过流朱几面,不过,都是她来到长安来的时候。也就这么一来一往间,天涯对这个普陀小弟子有了不少了解。
流朱这丫头,本也不是什么凡物。她原是天宫千万桃花的一朵,在天宫花开花落三千年,早已有了些许灵性;又是际遇偶然,被前往天宫觐见的普陀小仙调皮采摘了去,放于潮音洞净瓶内好养,日日受观音大士佛法熏陶,方化身成这般模样。大士见她颇有佛缘,亦有灵根,便收了她为弟子。
一路上,他早就做好了与山贼大战三百回合的准备。殊不知身上法力实在大涨,长安城门与普陀山那么十几里的路,他一路好走,那些山贼小儿早就躲到不知哪里去了,安静得出奇。
可近了山脚,天涯却是迷了路。他原本是想找得当日篝火旁的桃花树,继而能找得那山门。然绕了半日,四周却只是竹林幽幽,好是清净,一派佛门安详之景,那碗口粗的桃花树竟是苦寻不得。天涯烦忧半天,终究在山林雾里觅得个绰绰身影。见那背影似是欲去,天涯忙加紧了脚步追上去。
“敢问这位姑娘,可是普陀弟子?”
那身影顿了一顿,传来的声音细细婉婉,“正是。不知少侠有什么事?”女子言罢,回正了身看向天涯。天涯忙抱拳行礼,才望向女子——目光如月,眉如远黛,额间一抹朱红花钿,明媚又不失庄重。而一身红衣颦颦婀娜,亦是夺目。天涯见她臂上挽着无关风月,心下有了底数。他两手抱拳,躬身端端行了个礼——“见过首席。”
女子眼里掠过一抹诧异。但见天涯一身剑客装束,眼底却很快释然。她走近天涯,“少侠是想上山么?”女子指着身后的苍山翠林,“普陀山里处处竹林,生得久了,遮了不少道路。每每有人想上山,山门免不得一通好找。少侠若想上山,和我一道便是。”女子悠悠转身,天涯自是按捺不住欣喜,忙跟了上去。
在山脚觉着这山深不可测,云雾间难以寻出个一二。然而进了山,托着近几日天晴少雨的福,矮竹分隔的道路倒是清晰得很。“不知首席可知,普陀弟子流朱,现在在什么地方?”走到半山,天涯试着询问流朱的踪迹。?
女子的脚步停住了。“你找流朱?”她看向天涯,眸里突然有了诧异和戒备,“你是她什么人?”
“一个故人罢了。”天涯被她这么一看,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他挠挠头,“说实话,我是俗人,此番上山,也不是来听菩萨讲经说法的。我看着山林间时有木屋,猜想应该是普陀弟子的住所。若流朱现时不在山顶潮音洞,首席也不消将我引去了。就告诉我流朱在何处便好,我去找她就是。”天涯言语间很是恳切。
“既是寻流朱,你大可回去了。”红衣女子神色很是清冷,“流朱已经不在普陀。”她挽了挽手臂上缠着的无关风月。日光半落,无关风月反射的光芒却是刺眼无比。
“流朱不在普陀了?”天涯脚步一顿,震惊不已,“身为普陀弟子,怎么可能不在普陀,她……”
“你来时,是否在找那株桃花树?”女子直直看向天涯,眼里的情绪变幻莫测。
天涯微微颔首,“上次误打误撞,到了普陀山门,就是那桃花树显眼得很。这次若不是遇见首席,我怕也难再次寻入山门了。”
红衣女子半日无话。她忽地抬眼,“若我说,流朱便是那桃花树,而那桃花树被人砍了去,你可能相信?”
天涯脑海一片空白。此刻有着晚风掠过,竹林的沙沙声竟是如此磨人。“——不可能!这不可能!”流朱明明是天宫一朵桃花所化,被养于净瓶,受佛光而生,怎么会是山脚那桃花树!——退一步说,就算流朱是那桃花树,又怎么会无端端被人砍走?“观音大士护佑天下苍生,为何护佑不了自己的一个弟子!”天涯胸口发闷,竟是从喉头吼出这么句话,惊得林里归鸟尽飞去。
“这本是流朱她自身的劫!”红衣女子忽地眼神凌厉,她直直望向天涯,眼里悲喜莫测,“若你想知道,那我便一字一句,明明白白地告诉你。”
天涯早已记不清他是怎么下山的。他跌跌撞撞,形容枯槁。当年愣是被山贼打得半死,也没这么狼狈无神过。他心中只苦,只悔,只恨自己没能护住流朱!
流朱本受天地灵气感化而成人形,虽先有三千年的仙气感化,可仙基终究未稳。初入门派时,观音便将那桃花埋于山脚,原是“根种普陀”之意,希望流朱能够在此学有所得。然令人感叹的是,普陀山佛光仙缘颇深,竟是在桃花埋处很快起了个桃树;短短十几年,也有了碗口粗。而这桃树也是神奇,无论春夏秋冬,不分昼夜开得灿烂,一时被世人称为奇观。但无论再有灵性,悟性再高,流朱修炼时间尚短,虽身为普陀弟子,修法不够,也是无法悟得那济世救人的本领。
未料想四年前,流朱身为山门接引仙女时,偶见一紫衣剑客身中剧毒,据说已是没了半口气的光景。原本那时,流朱修炼尚浅,施展治伤势的法术尚可,救人于生死之间却是无法。可流朱心慈,见不得人生生丢了性命,愣是去观音净瓶里偷了三分杨柳甘露,将那凡人救了回来。“事后菩萨念她根基虽浅,但普度之心难得,未与这小弟子有着计较。可流朱或许是因为没有受罚,却是几次三番盗了杨柳甘露来救助世人,把刻苦修炼倒是放在了其次。流朱的心是善的,但盗取杨柳甘露这事,终究是流朱做得不那么正统。佛家讲究因果,有了这样的因,这结的果,或许也是不得好。”
</br>